新闻资讯

随着数字技术加速迭代,互联网正从 “连接人与设备” 向 “连接智能体与群体智能” 跨越,智能体互联网(Internet of Agents, IoA)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形态应运而生。智能体互联网是由自主智能体构成的数字生态系统,这些智能体可自主发现、通信并协作完成复杂任务,无需人工直接干预,标志着互联网正式进入 “智能体驱动” 新业态。据《智能世界 2035》报告预测,到 2035 年全球 AI 智能体数量将突破 9000 亿,超 90% 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。然而,如此庞大的智能体网络要实现高效运转,需突破海量连接、动态组网、数据安全流通等多重挑战,而 IPv6 与数据空间的深度融合,正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核心路径。
IPv6 构建智能体互联的 “数字纽带”
作为互联网升级的核心协议,IPv6 凭借 128 位地址空间、灵活组网能力及全链路安全特性,为智能体互联网搭建高效连接通道,成为其不可或缺的 “数字纽带”。
1、海量地址与语义扩展,满足千亿级标识需求
智能体互联网需为海量智能体及关联数据资源分配唯一标识,IPv6 的 128 位编码特性恰好满足这一需求。在精准标识具象智能体与虚拟智能体的同时,还能为数据库、文本、图像、视频等数据资源赋予专属标识,实现 “万物有址” 的精细化管理。让交互方从网络层面即可快速获取核心信息,大幅提升智能体匹配效率,避免地址冲突导致的协作障碍,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端到端对等交互。
2、创新名字服务,破解智能体 “发现难题”
智能体要实现广域协同,首先需解决 “如何找到彼此” 的问题。当前,智能体通过 “Agent Card”(相当于 “数字身份证”)展示核心信息,包含基本功能、服务端点、支持技能、身份验证要求等,相关数据存储于固定 URL,为交互提供基础依据。而 IPv6 体系下可构建 “智能体信息 - URL-IP 地址” 三维 Agent Name Service 名字服务系统,根据需求直接 IP 寻址,或者先语义后 IP ,并通过分布式部署、本地动态缓存和跨域互通等多种方式,提高解析响应效率。通过新型名字服务发现与寻址系统,解决广域范围内智能体功能孤岛、服务孤岛的问题。
3、动态组网技术,适配智能体灵活协作场景
智能体网络的流量特征与移动需求,对组网技术提出更高要求:相较于传统互联网以 “南北向流量”为主,智能体网络新增大量 “东西向流量”,且自动驾驶车辆、无人机等移动智能体需在跨域切换中能够保持连接稳定。当前基于 IPv6 协议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将有效支撑智能组网需求:IPv6 的分段路由(SRv6)技术可实现“应用感知路径编程”,与智能体互联网“任务驱动”的核心特征相匹配;应用感知网络协议(APN6)能根据智能体服务类型,灵活配置带宽、时延、可靠性等参数;IPv6 网络切片技术则为不同任务构建隔离虚拟网络,避免资源抢占;Mobile IPv6(MIPv6)技术可保障移动智能体跨网络切换时 IP 地址不变、会话不中断,确保服务连续性。
4、全链路安全机制,筑牢智能体信任防线
“信任” 是智能体自主协作的前提,IPv6 通过三层机制构建 “身份 - 连接 - 数据” 全链路安全体系:首先为每个智能体分配唯一数字身份,结合权限控制与访问管理,确保智能体行为可追溯,避免匿名滥用;之后将智能体身份与 IPv6 地址深度绑定,通过 DID 分布式身份、PKI 证书机制实现 “地址即身份” 的可信验证,防范身份伪造、冒用等攻击;最后利用 IPv6 内置的 IPsec 协议,实现智能体间数据端到端加密与认证,保障传输过程中数据不被窃取、篡改;此外,在智能体密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,还可通过IPv6无地址技术,通过加密映射隐藏智能体真实IPv6地址,防止被恶意追踪或攻击。
数据空间打造智能体互联的 “可信底座”
数据是智能体感知、决策、协作的核心驱动力,若缺乏安全可控的数据流通机制,智能体互联网难以释放价值。数据空间作为 “有规则的数据协作平台”,通过 “制度 + 技术” 融合,为数据跨主体、跨域流动提供可信环境,成为智能体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 “坚实底座”。
1、数据 “易发现、易选择”,提升协作效率
数据空间构建统一的数据目录与数据管理体系,智能体可通过标准化接口快速检索所需数据的基本信息与使用策略,无需在分散的数据源中盲目筛选。
2、数据 “可签约、受约束”,规范使用边界
针对跨企业、跨领域的智能体协作场景,数据空间支持自动生成标准化数据使用合同,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智能体严格遵守约定。
3、数据 “可验证、可问责”,保障权益追溯
数据空间建立全流程数据溯源机制,每次数据访问、处理、流转都会自动记录操作主体、时间、内容等信息,并形成不可篡改的可验证证据链,为数据流通提供 “问责保障”。
4、“数据不动、算法移动”,破解敏感数据共享难题
在金融、医疗等敏感数据集中的领域,数据泄露风险制约共享效率。数据空间创新采用 “数据不流动、算法来拜访” 模式。敏感数据始终存储在原始拥有方的安全环境中,智能体无需获取原始数据,只需携带算法或模型到数据所在地进行计算,最终获取计算结果而非原始数据。
关于我们
明阳研究院对标国际 IPv6 演进发展技术路线,以国内 IPv6 单栈建设政策为导向。明阳 IPv6 深化部署方案建立以“ IPv6 单栈为主体、IPv4 过渡为辅助”的 IPv6 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体系。产品形态包括IPv4/IPv6 协议交换平台、IPv6 集成管控与融合服务平台、DDI 集成服务平台、IPv6 边缘服务平台、IPv6 网络及应用监测平台、IPv6 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等。明阳可信数据空间方案围绕 “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、多方协同的生态运营发展” 这一可信数据空间核心目标,为各行业提供全面能力支撑。该空间符合国家标准,兼容IDSA数据空间协议(DSP);通过区块链NFT与DID身份体系,确保数据确权,数据使用透明可追溯;内置或集成零知识验证,符合“最小披露”原则;并能根据网络负载自动选择最优链,实现低延时、高吞吐量,构建高效的数据运营管理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