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近日,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“下一代互联网离我们有多远”数字技术主题论坛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发表了主旨演讲。对于当下热议的互联网转型期、IPv6,元宇宙、web3等邬贺铨提出了如下看法:
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
互联网转型期的三大挑战
第一个挑战是经济发展不确定性,当前全球面临新冠变种、俄乌冲突、美欧通胀、逆全球化等不确定性风险,中国还承受内部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不确定性压力。同时,全国上半年经济主要数据受到疫情的影响,比预期增长速率有所下降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和数字化有关的经济指标则相当亮眼,逆势增长。
第二个挑战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告别了野蛮生长阶段,进入规范有序发展。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互联网的管理审慎包容,为互联网发展创造了机会,但也给互联网野蛮生长留了空间,出现了利用大平台垄断打压同行、滥用算法侵犯隐私、损害消费者利益等扰乱互联网市场的行为。经过2021年国家空前力度的互联网治理,互联网企业逐渐适应以一种长期的、稳定的方式来发展,未来将更规范有序。
第三个挑战是互联网用户数基本饱和,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%,靠用户数增长拉动互联网增长已经并不容易,但前景仍被看好。自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商用,随着移动通信特别是4G的应用,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云计算、区块链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。现在随着5G的商用,工业互联网时代到来,进而又打造了工业互联网、可信互联网、价值互联网。
全世界已真正进入IPv6的时代
当前,互联网从最早的IPv4标准逐步演进到IPv6标准。2022年5月,中国IPv6的活跃用户数接近7.1亿,占中国全部网民数的67.12%。总结起来,IPv6发展有三大趋势,一是从IPv4向IPv6的过渡在加速,IPv6的流量分别已经占城域网流量的10.8%和LTE移动网的流量40.8%;二是从IPv4和IPv6的双栈向IPv6的单栈演进,美国甚至提出IPv6单栈是网络面向未来创新增长的唯一选择;三是从IPv6向IPv6+发展,采用IPv6的动力已不仅仅是为了补充地址不足,而是更看中了IPv6地址的空间能力开展和创新潜力开发。可以说,IPv6具有应用感知能力,因为它有很多的地址可以用来传递信道要求。
Web3.0承受不了下一代互联网重任
web1.0是PC的互联网,以门户网站作为中心,利用web浏览器,用户可以从网上单向获取内容,主要应用包括浏览、搜索,总体上用户是被动接受的。web2.0是移动互联网,网络平台成为中心、主导,这种平台包括腾讯、抖音等,主要基层技术是移动通信和线下网络,用户实现双向互动,可以通过微博播客、社区讨论等参与网上信息产品的创造、传播和分享,主要应用有电商、移动支付、微信、抖音。当前,web3.0时代,有人将其称为价值互联网,它实际上是去中心的,也可以说有中心,只不过是以用户为中心,主要支撑技术是区块链、数字身份认证、数字货币。跟web2.0比,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、数字水印等技术实现网上作品的确定权属,但web3.0还不是刚需,至少它不会普及到大众。因此,web3.0还只能说是web2.0的演进版本,承受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。
元宇宙前景还不够清晰
狭义的元宇宙基于VR、AR、MR的技术整合了用户化身,内容生产、社交互动、在线游戏、虚拟货币支付等网络空间,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,涉及5G、IP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,只不过它对这些技术要求更高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要等这些技术能够满足元宇宙的需要,几年之内还不太可能。另外,元宇宙的前景还不够清晰,元宇宙主要面向消费端应用,如文旅、高铁、游戏、感官互动等,也有少数于产业应用,但其商业模式相对于现在的社交媒体VR、AR没有根本差别,元宇宙还是小众市场。
下一代互联网的思考
20年来,国际上一直在探索下一代互联网,提了很多方案,也做了一些试验,但是全新的架构,没有办法能验证它能否支持大网。现在国际上的目光又回到了IPv6这里,而IPv6很适合云网边端的协同。所以目前关于未来网络的研究,基本上是在IPv6的基础上开发IPv6+更多的新功能,甚至可以认为IPv6+,可以应用到今后的一二十年。因此,可以说IPv6+或是未来10-20年的主流网络。(整理自邬贺铨院士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演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