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家园。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创新发展,无论国际环境如何风云变幻,每个人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、命运相连。只有加强团结协作,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、开放包容、安全稳定、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,才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。开放合作共推IPv6,携手构建基于IPv6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必将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数字化转型!
11月7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》白皮书(以下简称“白皮书”)。白皮书介绍了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治理理念与实践,分享了中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成果。书中还就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加以特别阐述。

IPv6是新基建的“基石”
IPv6作为替代IPv4的新一代IP协议,可以满足5G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的海量地址分配需求,是万物互联必需的技术,是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。当前,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。白皮书中指出,截至2022年6月,中国网民规模达10.51亿,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74.4%。截至2022年6月,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.4万个,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.55亿,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,成为5G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。独立组网率先实现规模商用,积极开展5G技术创新及开发建设的国际合作,为全球5G应用普及作出重要贡献。骨干网、城域网和LTE网络完成互联网协议第六版(IPv6)升级改造,主要互联网网站和应用IPv6支持度显著提升。截至2022年7月,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6.97亿。作为新基建的基石,必须要把握住IPv6在新基建中的重大发展机遇。
引领“IPv6+”创新之路
近年来,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体系“IPv6+”得到了广泛关注。“IPv6+”是IPv6的升级,是面向5G和云时代的IP网络创新体系。Pv6+”不仅包括了以SRv6、网络切片、随流检测、BIERv6和APN6等内容为代表的协议创新,以网络分析、自动调优等网络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创新,还包括以5G承载和云网融合为重点应用场景的业务创新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,“IPv6+”技术也是首次在大型赛事活动上进行了应用。白皮书中提出,推广IPv6技术应用,可以为企业通信技术、信息技术、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转型构筑全球“IPv6+”网络底座,并助力数字丝路建设,创新“IPv6+”应用。如“云间高速”项目首次在国际云互联目标网络使用SRv6技术,接入海内外多种公有云、私有云,实现端到端跨域部署、业务分钟级开通,已经应用于欧亚非1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IPv6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
IPv6根服务器系统联合了美国、日本、印度、俄罗斯、欧盟在内的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,开启了IPv6根服务器系统的全球运营。截至2016年9月,全部25个IPv6根服务器部署完毕,从根服务器的数量和分布上为实现互联网的合理共治打下坚实基础。白皮书中强调,应确保承载互联网核心资源管理体系的机构运作更加可信,不因任何一国的司法管辖而对其他国家的顶级域名构成威胁。中国主张,保障各国使用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可用性和可靠性,推动国际社会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,让包括域名系统在内的互联网核心资源技术系统更加安全、稳定和富有韧性,确保其不因任何政治或人为因素而导致服务中断或终止。因此,中国倡导各国政府、行业组织、企业等共同努力,加快推广和普及IPv6技术和应用。
结束语
在白皮书的结尾中写到: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家园。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创新发展,无论国际环境如何风云变幻,每个人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、命运相连。只有加强团结协作,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、开放包容、安全稳定、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,才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。开放合作共推IPv6,携手构建基于IPv6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必将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数字化转型!
(部分资料来源: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》白皮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