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我国IPv6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已经全球领先,还应从哪些方面推进创新?
来源:中国经济网、中国网信杂志 | 作者:MY | 发布时间: 2022-04-29 | 2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4月25日,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《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2年工作安排》。要求突出创新赋能,激发主体活力,打通关键环节,夯实产业基础,增强内生动力,完善安全保障,扎实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。


信部总工韩夏表示,我国IPv6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全球领先截至2021年8月,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5.51亿,约占中国网民的54.52%。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城域网IPv6总流量突破20Tbps,LTE核心网IPv6总流量超过10Tbps,占全网总流量的22.87%。我国已申请IPv6地址资源位居全球第一,国内用户量排名前100位的商业网站及应用均可通过IPv6访问。


我国IPv6规模部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IPv6用户及流量迅猛增长,全球正面临一次波及全领域全产业全世界的网络升级。因此,要紧抓历史机遇,必须积极推进IPv6技术创新。


IPv6是网络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


IPv6是互联网底层IP协议,是网络技术生态的一次全面升级,深刻影响着信息技术、产业、应用的创新和革。大力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,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端发展水平。高效支撑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,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,促进网络应用进一步繁荣。进一步创新网络安全保障手段,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,显著增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快速处置能力。大幅提升重要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水平,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可信性。


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布局新兴领域


技术更迭与应用直接影响并决定未来的发展走向,掌握核心技术,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整体产业布局中赢得更多话语权。事实上,我国作为世界上较早开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试验和应用的国家,在IPv6基础技术研发及掌握方面拥有先发优势。IPv6涉及到的BGP路由、DNS根服务器、终端等及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我国都已有深入研究和布局。


同时,基于IPv6的SRv6等衍生技术也不断涌现。随着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5G等新基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,这些领域的关键融合技术更将成为抢占未来格局的重要砝码。全产业需加大对关键领域及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投入,探索基于IPv6的新融合技术创新,发掘创新产品模式,不断吸收先进技术,不断应用试点,敢于向无人区挺进,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全面快速发展。


加速标准制定 拓展融合标准创新


积极布局IPv6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标准制定,加强与国际技术标准组织的合作,是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重要路径。从多渠道的角度来看,依托IPv6在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5G等领域的基础性和重要性,除进行传统标准创制以外,还要结合产业应用、“互联网+”等,积极推进融合应用标准,在更多开源组织/社群形成事实标准。从多维度的角度来看,除了注重技术标准以外,还要积极探索技术治理规则的制定,并与联合国架构下的标准组织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等实现对接,让技术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。


深化国际合作 输出中国方案


在探索和掌握IPv6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话语权和主动权的过程中,只有开放合作,道路才能越走越宽。发挥我国IPv6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优势经验,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,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IPv6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,输出中国方案,加强国际合作。


结语


未来将是一个数字化、全球化时代,是一个技术改变世界的时代。积极推进IPv6技术创新,既是数字化转型的需求,也是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和升级的必然。(资料来源:中国经济网、中国网信杂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