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7月12日,首届“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”在北京正式启动。会上,数位领域专家都发表了精彩讲话,为IPv6技术创新以及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,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专家们主要的见解和观点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:
谢存认为,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,发展IPv6对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,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。对下一步IPv6工作,他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夯实基础,提升服务能力,协同推进云、管、端、用等各环节IPv6深化改造;二是深化应用,赋能行业发展,鼓励信息通信行业与金融、教育、医疗、能源等行业更广泛、更深入地开展IPv6协同创新;三是创新突破,完善产业生态,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,加强IPv6技术、标准、产业等多层面的国际合作,实现合作共赢,共同发展。
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、一级巡视员张鹏:
张鹏认为,当前IPv6发展规模效应持续显现,网络流量不断提升,服务性能持续提高,用户体验不断改善,但也应该看到IPv6发展创新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,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就IPv6技术应用创新,他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突出创新引领,不断展现IPv6技术的优势,充分发挥试点城市和试点单位的积极性,聚焦重点领域,优先方向和瓶颈问题,探索IPv6条、全业务、全场景部署和创新应用,以点促面,推动形成创新引领,高效协同的自驱性发展态势;二是深化融合应用,积极构建产业生态,要深化IPv6在千行百业的融合应用,推动重点领域全面支持IPv6,这次大赛涵盖了经济社会的主要领域,也将拓展IPv6在数字政府、智慧教育、工业制造、智能家居等方方面面的应用场景,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,带动产业生态建设;三是加强宣传推广,促进行业交流合作,期待大赛能够发挥好平台作用,鼓励各地方、行业结合产业结构特点,深化探索打造特色应用,助力行业和地方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。
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:
舒华认为,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,教育部把教育数字化融入到国家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大局,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开通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。借本次会议,她提了两点建议:一是加强IPv6关键技术攻关,破解难题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培育复合型人才;二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探索基于IPv6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,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:
邬贺铨分享了IPv6发展从IPv4向IPv6加速过渡、从双栈向IPv6单栈发展、从IPv6向IPv6+发展的三大趋势:一是从IPv4向IPv6的过渡在加速。据APNIC(亚太网络信息中心)统计,到今年6月底全球IPv6活跃用户数占网民数之比已经超过31%。根据我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的统计,截止今年5月中国IPv6活跃用户占比已达67%,IPv6流量分别已占城域网流量10.8%和LTE移动网流量的40.8%。二是从IPv4/IPv6双栈向IPv6only即单栈发展。目前,方向越来越明显,纯IPv6不仅向IPv6过渡更彻底而且使网络更简单。美国把IPv6单栈看成是网络面向未来创新增长的唯一选择,并计划到2025年联邦网络80%将是IPv6单栈。三是从IPv6向IPv6+发展。采用IPv6的动力不再只是补充IPv4地址的不足,而是看重IPv6地址空间能力的拓展与创新潜力的开发,以及IPv6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并发挥乘数效应。
小结
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,有助于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、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,对于提升国家网络空间综合竞争力、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相信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,以及各行各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,IPv6的规模部署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。(部分资料来源:新华网客户端)